防其阳从阴化,变厥惕亡阳之逆,断不可谓病在太阳,无可温之理也。夫桂枝气味辛甘,全在于皮,若去皮是枯木矣,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?
芍药酸寒,酸能收敛,寒走荣阴。下之后,复发汗,昼日烦躁不得眠,夜而安静,不呕不渴,无表证,脉沉微,身无大此承上条互详脉证,以出其治也。
伤寒十余日,热结在里,复往来寒热者,与大柴胡汤。发于阳者七日愈,发于阴者六日愈方有执曰:此推原中原、伤寒之所以始,以要其所以终之意。
火力者,腰肾强盛也,常须暖补肾气,饮食得火力,则润上而易消,亦免干渴之患。归而饮其药,既饮而暴下,不终日而向之伏者散而无余,向之捍者柔而不支,焦膈通达,呼吸开利,快然若未始有疾者。
若表急于里,本应先汗而反下之,此为逆也;若先汗而后下,治不为逆也。且经文只云手之太阴阳明,足之太阳少阴,为上下部,言肺高而肾下,子母相望之意。
成无己曰:表邪盛则身疼,血虚亦身疼。黄帝曰∶今夫子之所言者,皆病患之所自知也,其毋所遇邪气,又无怵惕之所志,卒然而病者,其故何也,唯有因鬼神之事乎?